人們要的不是同情心,是同理心。
2014/11/24 18:00:00

究竟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不同呢?同理心會激發人與人的連結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;
同情心會使人們關係疏離,感到心灰意冷。這樣來形容兩者的差異或許仍不夠具體,
但你能從底下的影片和圖解,去深刻體會到這兩者間確實有很大的差距。
同理心有四大特質:
1. 接受他的想法,如此能了解他們心中的真理
2. 不給予批評 (這並不容易,因為大家都喜歡批評)
3. 了解他人的情緒,將心比心
4. 溝通
“Empathy is feeling with people" (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、感同身受)
我們來以圖片說明同理心和同情心~

當同理心的你遇到朋友正處於低潮期的時候...

你會看見他頭上頂著一朵烏雲在下雨,他將自己陷在黑暗處,不停想著:「我被擊垮了!」

同理心的你,試圖感同身受,告訴他:「我知道這種感覺,但你要知道你並不孤單。」

此時,來個同情心的他,他會說:「喔不~ 這真的滿難受的耶!好可憐喔!」

並試著分散注意力、扯開話題說到:「那~ 要不要先吃塊三明治?或許你會好一些。」

但具有同理心的你,知道這麼做並沒有幫到難過的他。
同理心是種選擇,容易受傷的選擇,因為你必須找出相似的連結,找出內心能與他相呼應的情緒。
當人們聽到有人向自己傾訴難過的事時,常常給予的是〝一線希望〞,例如:
〝我流產了,我很難過〞,〝沒關係,至少你知道你能懷孕〞
〝我婚姻要破裂了〞,〝至少你有這段婚姻〞
〝我大兒子要被退學了〞,〝至少你小女兒是資優生〞

我們在面對艱難的話題時,總希望能讓事情好轉一些,
但我想,當我向你傾訴難過的事時,我寧可你對我說...

『我現在不知道我能說些什麼,但我很高興你願意跟我說。』
事實上,大多回應很難讓事情好轉,而能讓事情好轉的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最後,記得,在你要安慰別人時,你該給予的,不是同情心,而是同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