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Music♪〕擁抱矛盾的溫柔嗓音…田馥甄
〔採訪:筑涵 編輯整理:李欣嘉 圖片提供:華研唱片〕
田馥甄:「以前我認為的愛很簡單,
就是我要愛別人、我要愛自己、我要愛…。
但是現在覺得真正的愛是,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,
包容才是更巨大的愛。」
出道超過十年,歷經種種角色的轉換,
田馥甄不斷在自我與他人期待的衝突中調適、包容,
內斂而溫柔地用自己的方式,
溫柔而節制地擁抱矛盾。
出道以來,從女子天團S.H.E到單飛,Hebe田馥甄的努力和演藝之路備受好評,採訪中,我們問到:「假如要頒給自己一個獎項,給自己一個肯定,你最希望頒給自己什麼獎項?」「最適當獎!」田馥甄笑稱自己是個適當的好藝人,不論是女子團體的一員、廣告明星,還是單飛歌手,都能盡力滿足歌迷、媒體與公司要求,同時也不過度違背自我,不會讓大家失望,包括自己,不會讓自己痛苦到得憂鬱症,完美維持在適當而節制的狀態。「也因為我不夠極端,所以不會是最奪目的,但我在每一個位置都做得很適當!」田馥甄俏皮的告訴我們,假如現在再回去唱跳少女時期的<波斯貓>,她依然可以自在地演出,並且樂在其中。
身為藝人,工作就是要將歡樂帶給觀眾,除了必須表現出符合社會上對人在各種場域狀況應有的情緒反應,甚至在表演的舞台,還必須將這些反應更加誇張化,開心就要哈哈大笑,難過就要傷心大哭。「但是我常常站在舞台上,人家哭我就哭不出來,我也曾因為這樣而感到困擾,但那就是我,我當下可能內心很激動,我也有屬於我的情緒,但我就是沒辦法表現出來。」有時候田馥甄覺得內心深處的自己有一部分就如卡謬<異鄉人>當中的主角莫梭,即便面臨生命中的重大變故,也表面看似平靜無波,無法讓人一窺喜怒,不太在意外人的觀感與批評,但這並 不代表沒有情緒。幸好工作久了,加上身邊的姊妹影響,田馥甄也漸漸習慣了這樣的情緒表達方式,「娛樂圈的速度是非常快又直接的!沒有人有那個美國時間去想你的內心深處在想什麼,所以你一定要在幾秒鐘之內表達出感覺。」身處在和自我本性截然不同的環境,田馥甄時常覺得矛盾,到哪裡都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覺,好像自己是一個被排除在外的人,只能不斷深埋內心最真實的情感。
於是田馥甄選擇用音樂訴說,
「我沒有記錄靈感的習慣,
因為假如有一個想法或靈感給我強烈的感受,
只要它夠強烈就不會不見,就不需要記錄。」
在平穩的生活中,一旦發生一個巨大的轉折,很多平日沒被看到,甚至視而不見的情緒都會跑出來,這個時候覺得多說什麼都是多餘,反而透過唱歌,直接用音樂更婉轉而準確的表達,為自己也為聽眾建立了一個出口。「出道這麼多年,嘗試過各式各樣的角色,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唱歌當歌手。」田馥甄從小就喜歡自己和自己對話,不願意為自己設定太多目標,只是照著自己心底原始的感覺和當下的契機走,一走就走到了今天。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下,連續發行了三張個人專輯。
旅行對於許多創作者或表演者而言,一直都是許多重大靈感和新思維的泉源。田馥甄第三張個人專輯《渺小》特別遠赴冰島取景拍攝MV,「在那樣獨特的自然景觀下拍攝,和大自然融為一體,我覺得更能體會歌的意境,更加地體認到自己的渺小!」在冰島冰與火的矛盾之間,翻山越嶺,一邊辛苦感受自己的渺小,一邊努力將當下最巨大的感動記錄下。去到不同的地方,身處不同的環境,多聽多看,視覺或聽覺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,對娛樂藝術工作者而言,這一些衝擊都是繼續下去的動力。面對舞台,田馥甄覺得自己在每一次表演的當下,都能挖掘到自己不一樣的可能性,「噢!原來我也可以這樣!」不斷從表演中的每一個即興找到自己。「反而田馥甄的專輯不太會超出我自己的預期和想像,就是照著我自己的意志去發展,但我覺得也還沒全面性的發展出來。」對於音樂,田馥甄深信自己還有很多發展和探索自己的空間,一切都有 無限的可能性。